《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时间:2017/5/12 10:05:52|点击数:
文化认同与民族国家未来:再论哈贝马斯的宪法爱国主义
黄其松 蔡 鑫 贵州大学
摘要:公民身份与民族认同在民族国家中表现出一种不可避免的张力。前者体现的是对共和主义价值追寻的向心力,而后者更多的是一种由历史传承而来的文化承认模式。这种张力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在所谓的后民族社会更加凸显。在当代,哈贝马斯的宪法爱国主义试图对伴随民族国家而生的这种张力做出一种理论回应。同时,基于欧盟的政治实践,哈贝马斯也探讨了宪法爱国主义的普遍主义倾向与跨国家的权力分配的内在联系。
日本国家战略背景下的的“泰国+1”企业路径探析
杨 达 贵州大学
摘要:针对与“一带一路”于西南方向战略推进密切相关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地区,二战后着眼经济大国战略的日本与东南亚国家便基于国际政治视野下的“驱动力”“状态”及“反应”的DSR运作逻辑实现了“理性接近”。依托互动进程中经济强力基础的构筑,日本在追求“政治大国”并遏制结构性挑战者中国的国家战略进程中,针对该地区缔造支撑国家宏观考量的“泰国+1”企业战略,并具体从泰国日企自身生产基地功能的提升和自泰国日企向柬埔寨、老挝、缅甸进行的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来实践战略。考量日本企业路径带来的相关影响,中国需做好“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应有“战略模拟”及“战略反制”。
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何海根 中共中央党校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新论断。最本质特征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一是反映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认识由“科学”“计划经济与公有制”发展为“无产阶级政党特质”;二是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发展;三是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有机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现代性批判”
符 妹 李 振 同济大学
摘要:作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流派,有机马克思主义系统展开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批判。其批判的“有机性”表现为将生态与人为、政治与经济结合起来,具体体现为三方面的逐步递进的关系内容:其一,生态危机与人道主义的双重灾难,并由此引申至资本主义自由、正义、权利话语的狭隘性等现代性矛盾的批判;其二,有限政府的政治哲学、自由放任的经济哲学等现代性本体性假设,是现代性矛盾的根源;其三,综合“左与右”的更具“有机性”的“第三条道路”是解决现代性矛盾的根本途径。
《辩证理性批判》探寻总体历史观的理论路向及其意义
陈 硕 东南大学
摘要:对历史做总体的理解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但是不同思想家对总体历史的理解却不尽相同。萨特基于自身的实践人学立场,运用独特的逆溯方法,从个体实践出发回溯到集合体、群体的实践再进一步上升到历史,逻辑上回答了一种总体化的历史何以可能的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总体历史观发展过程中一条重要的理论路向,值得我们加以借鉴和反思。
刘宗周对宋儒“义理之性”概念的批判及对心学的重建
张新国 清华大学
摘要:朱子门人后学对于“朱子学”的传承和传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传承和传播的过程当中,门人后学对于朱子相关理论学说多有创造性诠释。陈埴“义理之性”概念的提出和诠释就是一个范例。“义理之性”概念与孟子、程子和朱子心性理论一脉相承,而在理学形而上学化历程上又有所深化。如果说朱子的心性论是二层而一元的,陈埴心性论即是一层而二元的。明代学者立足心学范式,对于朱子学心性论多作整体性否定和批判。其间,刘宗周对于“义理之性”概念的批判最为彻底,也最有代表性。这一批判工作与其对于心学的重建又可谓是一体两面的。
债转股良性运作的前提条件与推进策略
曹崇延 郭 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摘要:债务是经济运行中难以避免的正常现象,债务规模在合理限度内有助于维持经济发展,但如果其超越合理限度,则会引发债务危机,反而制约经济发展。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造成了庞大的债务。在经济“新常态”下,合理控制中国债务规模,有助于疏导货币流动,增加社会有效投资规模,助推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债转股是化解债务风险、缓解债权与债务双方矛盾的有效途径。应健全债转股相关制度,对债转股企业有所取舍,选择合理的债转股模式,完善股权退出机制。
产业集聚结构对企业出口参与的影响
李 健 杜 亮 周 全 重庆工商大学
摘要:近年来,产业集聚与贸易的关系逐渐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热点研究话题。从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这两个视角来看,其对中国工业企业参与出口的动态影响是不同的。专业化集聚对中国工业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先扬后抑的倒U型特征和趋势,而多样化集聚则对中国工业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带来了明显的负向冲击。此外,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不同地区以及不同行业的企业出口参与产生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进行年龄管理的必要性及相关策略
赫国胜 柳如眉 辽宁大学
摘要:人口老龄化危机的不断加剧,不仅导致养老金、公共医疗支出等老龄化成本大幅上升,而且还造成劳动力人口逐渐萎缩和劳动力老龄化,这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特别是社会保障的财政可持续性造成较大冲击。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及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的挑战,应在个人、企业和政府三个层次进行年龄管理,以促进老年劳动力延长工作周期,提高工作质量。政府可以从改革养老金和退休政策入手,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年龄管理策略,改善老年劳动者健康和工作条件,加强终身学习、在职教育和培训,消除影响老年劳动力持续就业的制度性障碍。
横向转移支付机制、公私合作伙伴模式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吴 昊 陈 娟 吉林大学
摘要: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受到各级政府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中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了显著改善,但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群体差距等三大差距仍然存在,而财政投入在一段时期内仍然处于相对不足状态,由此造成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的不足与供给数量的不均,最终演变为供求结构的失衡 。针对这种状况,应借鉴国外的做法,在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机制的设计上进行创新,探索将横向转移支付机制与公私合作伙伴模式相结合,利用小财政撬动社会大资本,来促进社会资本的跨区域流动,从而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均等化。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的产能合作
陈利君 云南省社科院
刘 曼 云南大学
摘要:中国与巴基斯坦是友好邻邦,两国正在大力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而产能合作是推进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巴加快推进产能合作不仅符合双方的战略需求,助推经济走廊建设和双方经济发展,而且可以充实中巴战略伙伴关系的内容,提升双方对外开放程度与国际化水平,助推命运共同体打造。目前,中巴产能合作虽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也面临着许多机遇。为此,双方要共同努力深入推进产能合作,加快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开放式基金赎回现象研究
信恒占 南京大学
摘要:国内已有文献往往利用线性模型研究基金业绩与资金净流入的关系,并引发了关于中国基金市场是否存在“赎回异象”的争论。基于2007~2015年中国开放式基金的季度数据,利用半参数模型对中国开放式基金市场赎回现象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基金业绩和资金净流量并非呈现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明显的倒U型关系;样本数据显示,当基金业绩大于12%左右时,基金市场存在明显的异常赎回现象。这说明,在中国的基金市场上,基金业绩对资金净流入的正面影响是有限的。由此可以推断中国基金市场上存在大量的短期投机行为。对此,证监会应该加强对基金市场上高风险投机行为的监管;基金管理公司可以尝试建立预防基金异常赎回的预警机制,并及时给投资者分红。
清中期东川矿业及森林消耗的地理模型分析(1700-1850)
[德] Nanny KIM(金兰中)著,周 琼(云南大学) 译
摘要:古代矿冶业往往对矿区及周围森林造成极大破坏,清代滇东北东川铜矿产量居全国之首,消耗了大量木炭,森林的急剧减少引发了严重的灾害,东川至今仍是泥石流重灾区,这是传统史学研究中关于铜矿开发的负面影响的一致观点。但在现代地理学研究视野下,基于滇东北区域历史地理数据估算木炭需求量以及植物学相应数据假设植被情况,结论则大相径庭。在此类研究中,首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植被变迁模型,计算不同矿区森林破坏的面积,分析当地森林植被破坏的原因后发现,矿业确实严重地破坏了森林面积,但却不是森林消失的唯一原因,滇东北森林消失的原因是多元的,与农业垦殖及其他诸如商业、柴薪需求等也有密切的关系。
宋代以来江南水灾防御中的科学与景观认知
王建革 复旦大学
摘要:古代江南的防涝水文知识体系非常复杂,既涉及宏观层面的地理景观,也涉及到微观层面的圩田景观。官方有西方科学式的水位测量,民间有地方语言色彩甚浓的小区域圩田知识,为宋代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比较准确的背景知识。宋代水环境丰富,水流一体化,郏亶等人对整体的地理与地貌、水流淤积的动态有一系列精准的描述,他们的治水知识更具全局性与整体性。明清时期,河道淤塞,整体的水灾景观与河流的知识体系并没有进一步的发展。耿橘和孙峻等人则加强了小区域抗涝知识的运用。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宏观构建
石冠彬 海南大学
摘要:《物权法》第149条第1款的自动续期规则具有溯及力,且不允许当事人通过土地出让合同排除适用;该规则与《房地产管理法》第22条并不冲突,作为新法的后者应当理解为仅适用于非住宅建设用地。在现行法律框架内,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自动续期问题仍是个无解命题,未来民法典解决该问题不能仅借助私法理论,其更大程度上是一个政治命题。虽然采纳“无偿自动续期论”或“有偿自动续期论”只是立法政策的不同选择而已,但基于民意、社会效果、土地制度改革、国家财政、司法实务等现实因素的考量,立法宜采纳土地一律国有化前提下的“房屋安全年限内免费自动续期”方案。
窃取网络虚拟财产的入罪化思考——以刑法谦抑观为视角
郭泽强 刘 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摘要:刑法谦抑观作为刑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释刑法、适用刑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信息网络高度发展的当今,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现象屡见不鲜,与传统刑法谦抑观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对此,刑法谦抑性的内涵应保持与时俱进的品格,一方面允许刑法犯罪圈的适度扩张,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刑法的矫枉过正;通过对刑法财产犯罪中“财物”一词扩大解释,使得侵犯虚拟财产的行为在刑法框架内得到妥当的处罚。
当代佛教神圣性建构的“社会机制”
——南北传佛教社会学的比较视角
赵翠翠 上海社会科学院
李向平 华东师范大学
摘要:亚洲文明体系之中,佛教的地位与作用举足轻重。但亚洲的佛教信仰并非单一体系,它具有南传、北传与藏传三大佛教系统,各自具有不同的教义理解、修持体系、佛教仪式等等。同时,亚洲还是一个没有主导宗教的地缘文明体系,南北传佛教在其间虽然很重要,但也不是主导宗教。中国佛教给世界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贡献,但也是佛教三大体系之一。梵巴语系的佛教如何再度与汉传佛教整合,这就需要一个普遍性的神圣价值核心。一个“中国佛教”的概念及其价值观,很难直接走进巴梵语体系的佛教领域。所以,“一带一路”及其命运共同体的战略设计,为亚洲佛教普遍神圣性的建构提供了历史契机,但是如何抓住契机,这就需要佛教信仰如何普遍实践的社会机制。
当代中国宗教社会性研究视野中的“信仰社群”
吴 华 华东师范大学
摘要:从宗教社会学的视野可以进一步推动对当代中国宗教发展的认识。首先,对当前宗教学术研究中的宗教实践技术、菩萨公民、群像研究等概念进行梳理,进而提出“信仰社群”概念。其次,以河北“生活禅”、云南“佛光之家”、四川“遂宁月香会”等不同“信仰社群”为代表,彰显蓬勃发展的当代宗教组织的历史传承与发展情况。再次,以“信仰社群”为基本的研究单位,对以上三个案例展开具体的分析,从而对“信仰社群”的实践情况进行简单的社会学探索。最后,从信仰方式形成的角度对“信仰社群”的研究意义做出延伸概括。
行政应急管理的规制与基层治理的实现
——反思乌坎事件
龚春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摘要:反观乌坎事件可以发现,行政应急管理暂时平息了乌坎事件,化解了因乡村社会内部矛盾引发的社会冲突,但同时行政应急管理也为彻底解决乌坎问题增添了新的障碍。高位推动的处理方式消解了地方政府的权威;“闹大”的预期结果强化了民众超越乡村社会进行维权的路径和方法;“政府允诺”放大了民众对解决具体问题的期待和想象。具体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常规化的基层治理模式。乌坎事件的有效处理,需要在外力推动下,重塑常规基层治理的可能性,营造乡村社会的良好秩序。乡村社会秩序的生成,“必须再造中间层”,即重新充实乡村基层政权,有效整合乡村社会内生资源并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需要加强基层政权的治理能力,尽量避免采取“高位推动”的方式解决村庄问题;另一方面,也应该从制度上加强对基层政权行为的规范化,以便形成新的村级自治结构和社会基础。
医疗体制、临床医学与患者的伦理困境
——“魏则西事件”的问题与启示
田 孟 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魏则西事件”透露出个体家庭在疾病面前进行生死选择时的伦理困境。在医疗卫生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政府和市场的双双失灵,使得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主动退出医疗决策过程,最终使医疗决策权向患者过度偏移,致使个体家庭独自进行医疗决策。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临床医学赢得了社会的广泛信任,在资本逻辑的作用下,这种信任上升为新的医疗信仰,导致疾病的伦理化。人们在高度专业化的疾病和医疗体系面前艰难地选择,最终却大多以自杀的方式破解其中的伦理困境,从而走到了现代医疗体系以及医疗技术所追求的目标的反面。因此,医改要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积极回应人们最迫切的现实需要。
海缘世界:两宋时期的域外民族志研究
管彦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任何一个时代有关域外知识的汇集,都与特定的国家战略和对外贸易有一定的内在关联。两宋时期,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东倾,政治地理结构的变化和海洋经济要素的增长,以使节、商人为主的各种不同人群的穿梭往来,作为域外世界新鲜的知识与信息的“报道人”,他们的所见所闻为宋人建构域外世界诸多国家的图像提供了可能。正是在海外世界知识汇聚的过程中,以《诸蕃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为代表的域外民族志作品集中涌现出来,这些作品的书写特点、体例、内容等均对后世域外民族志的撰述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隋唐五代城市社会等级与社会结构变迁
冯 兵 四川大学
摘要:隋唐五代城市社会等级与社会结构变迁,以中唐为界分为两个阶段。中唐以前,重农抑商政策下的“四民分业”依然存在,传统城市所具有的强烈封闭性社会结构特征仍属明显,社会流动极为有限。中唐以后,城市与乡村彼此隔绝状态被打破。城市内部等级、阶层之间的流动加快。昔日封闭身份等级结构向以财富拥有度为标准的社会分层结构转变,商人社会地位提高。“行”代替“市”成为新兴社会组织。市民意识开始觉醒,市民阶层由此萌发。
从叙事视角看唐赋与诗、文的互渗
周兴泰 江西师范大学
摘要:赋与诗歌、散文的密切关系由来有自。在唐代,诗、赋因用于科举考试而备受推崇,古文运动的兴盛也极大地促进了散文的发展;不仅如此,赋、诗、文三种文体之间呈现出共生互渗的局面。从叙事视角看,唐诗多借鉴赋的铺陈手法对事件进行曲折详细的叙述和情感想象的描写,赋化倾向凸显;同时,唐赋的诗化趋势也日渐突出,主要体现为用诗化的语言敷衍故事,从而使赋富于诗性意境与郁勃诗情。唐代散文因受唐赋问答结构与韵散体制的影响而显现出辞赋化特征,反过来唐代散文的散体句式与浑灏气势又深刻影响了唐赋的发展而使唐赋呈现出鲜明的散文化倾向。从中国人的叙事思维及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的发展进程看,唐代社会掀起一股喜好讲故事的潮流,在此潮流的引领下,唐人不光用传奇小说叙事,也尝试用散文、诗、赋等文体叙事,这正充分体现出唐人叙事思维与能力的成熟。
魏晋南北朝诗歌中的“竹”意象及其诗学意义
马奔腾 李馨芳 中央党校
摘要:“竹”是魏晋南北朝诗歌中一个常见的意象,它可以分为比德之竹、乐器之竹、闺怨之竹、隐逸之竹等四种类型。这一时期“竹”意象的形成有多重原因,包括玄学的影响、意象理论的出现、道教和佛教的兴起、自然环境的变化等。“竹”意象体现了在文学的自觉时代诗学转向的新特点。研究魏晋南北朝诗歌中的竹意象及其诗学意义,有助于深入认识传统美学意象生成与演化的内在机制,理解文艺发展与政治、哲学、宗教、经济等因素的复杂联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先锋小说审美批判
徐立伟 安徽大学
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的先锋小说审美分析,从三个维度为先锋小说的阐释提供了正反两个方面的视角。审视“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既有乡土感、自然观的推崇,又有工具化、符号化的倾向;既有社会和人的双向生成,也有宏大叙事解构后的片面形式化;分析小说“作为审美倾向”的真实客观和自由浑然,既能看到心灵真实和异化真实,又能看到人的升华和形式迷宫;对于“作为审美理想”的“人性和谐”分析,既能看到总体的人的价值复归,又能看到碎片的人的意识闪回。
来源/作者:《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陈慧妮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