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宇:推动云南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8/30 9:34:21|点击数: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推动云南旅游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家全域旅游战略部署,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云南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要坚定云南全域旅游发展的信心决心
从云南现有的优势看:一是高品质文化不断丰富旅游新内涵。新推出32条非遗、历史文化旅游线路,现有30多台精品旅游演艺繁荣旅游演艺市场。先后建成建水紫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元阳哈尼梯田等30余个文旅融合示范景区,建成大理、丽江、建水等30余个文旅融合示范小镇以及60余个文旅融合示范村,建成昆明老街、畹町边境风情街等多条文化旅游特色街区,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全面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二是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带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大滇西旅游环线规划将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成为“走进雪山草地”“漫步苍山洱海”“骑行怒江峡谷”“俯瞰三江并流”“旅居半山酒店”“体验温泉热海”“享受天然氧吧”等世界级旅游产品,打造世人心中向往、游客流连忘返的新型旅游目的地。空间交通框架从德钦—香格里拉—丽江—大理—保山—瑞丽—腾冲—泸水—贡山—德钦形成1600公里的西北环线,拓展了昆明—玉溪—红河—西双版纳—普洱—临沧—楚雄形成1600公里的西南环线,构架起了“8”字型大滇西旅游环线的道路交通的四梁八柱。怒江美丽公路已经建成通车,德贡公路、腾冲泸水公路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大滇西旅游环线区域可达性逐步增强。
三是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大力培育旅游新业态新产品。生态康养、文化旅游、户外运动、研学科考、乡村田园、边境跨境旅游等文旅新业态得到推动。发挥山地资源优势,一批半山酒店等新产品正加快建设,2021年末将建成运营半山酒店50个以上。2020年以来,9家单位成功创建国家级文旅品牌,普者黑旅游景区申报为国家5A级景区。全省现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2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5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9个,4A级旅游景区104个。
四是智慧旅游提升游客旅游新体验。“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文旅平台成效显著,助力云南打造智慧、健康、便利的省级全域旅游生态。目前,已建成一个云南文旅大数据中心,一个旅游综合管理平台,一个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游云南”App投入运行以来,共迭代70个版本,累计下载量达2300万次,注册用户达760万。2020年“一部手机游云南”被列为2020年文化和旅游信息发展典型案例,成为云南省唯一入围的案例和全国智慧旅游的标杆。
五是通过重拳整治旅游市场,营造了良好文化旅游消费氛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作出“要巩固依法整治旅游市场乱象的成果,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指示。全省严格落实旅游市场秩序整治“22条措施”和旅游从业人员“八不准”规定,探索实施“1+3+N+1”旅游市场综合监管、“1+16+129+X”投诉处置、“30天无理由退货”等监管机制,持续重拳整治旅游市场乱象,云南旅游金字招牌得到守护。
六是国际合作不断加强,文化和旅游发展新领域得到开拓。紧紧围绕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目标,举办了中缅旅游合作论坛、跨境旅游合作论坛、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达成“内比都倡议”“昆明共识”“昆明行动愿景”等国际文旅交流合作意向,推动“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筹建等,辐射中心的文旅功能和作用得到增强。沿边跨境文旅合作加快推进,中老、中越、中缅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规划方案和西双版纳、德宏瑞丽、红河河口、临沧耿马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完成。2016年、2017年云南与文化部合作共建的柬埔寨金边中国文化中心、缅甸仰光中国文化中心相继挂牌运行,有效拓展了云南文化和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要补齐全域旅游发展的短板弱项
一是创新性不足,产品同质化现象依旧存在。云南部分开发早的文旅产品已逐渐步入成熟期,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结构单一,多为观光型产品,而诸如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康养度假等高端化产品开发不足,缺乏健全的产品体系,导致云南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云南作为我国重要少数民族聚居地,多元民族文化不断交融碰撞,具备创意性、个性化文旅产品开发基础和潜力,但真正得到开发的产品却较为有限。
二是旅游专业人才还较缺乏。旅游产业是服务型产业,需要人才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与要素。云南省各州(市)导游、文化场所与景区解说员、服务人员等基层从业人员供给不足,教育培训力度不够,普遍专业素质较低,学历偏低,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均有待提升,难以满足云南省目前旅游产业对基层从业人员队伍的需求。同时,云南欠发达的省情还未改变,激励机制和人才政策难以吸引和留住高层次文旅人才。
三是基础设施配套和服务能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制约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难题。云南先天受制于地势高、山脉纵横、资源分散等特殊地理条件,使得省内陆路交通建设面临极大困难,怒江等州(市)高速公路网络建设推进缓慢,而周边贵州省已实现“县县通高速”。加之,交通干线连接景区和景区内部交通的道路等级普遍不高,景区间交通不便利、衔接不畅,没有形成外部旅游环线,降低了旅游舒适度和游客满意度。此外,游客服务中心、观景台、旅游厕所、停车场等设施配套不足,功能不完善,大部分景区、酒店在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上存在不足,制约全域旅游战略实施。
四是全域旅游规划体系的问题。全域旅游规划与传统旅游规划在编制要求、主体内容、规划依据等方面有着很多相同点,但在规划侧重点、规划理念、规划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随着我国全域旅游战略的不断推进,迫切需要明确全域旅游规划性质,确立全域旅游规划内容体系。否则,全域旅游规划中相关研究滞后的问题会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桎梏。
三、要激发全域旅游发展的强大动力
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把握全域旅游发展阶段的机遇,融入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加快旅游供给侧改革,建立统筹发展的推进机制,加速各业态融合发展,优化产品结构、公共服务、系统营销,着力破除发展瓶颈和制约,推动旅游全域化、品质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省上下要把旅游业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增长极,把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产业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要提高思想认识、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人文优势、交通优势,开发新产品、培育新业态、创造新体验、塑造新形象,打造品牌、加强宣传,推动旅游产业做强做优做大,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具备国际视野,学习先进经验、反映市场需求、服务地方发展,精准分析短板弱项,提高工作针对性,在对标对表中更好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要积极谋划、狠抓落实。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积极探索运用市场化手段,提高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围绕旅游文化产业链,抓紧谋划储备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推进半山酒店、农旅综合体、文旅综合体、康旅综合体、精品酒店等建设。强化用地保障、强化资金保障、强化人力支撑、强化招商引资,集中有限资源优先保障重点项目。聚焦旅游项目建设中的关键节点和疑难问题,抓实项目前期,抓紧项目开工,抓好项目调度,提高项目转化率、资金到位率和投资完成率。
三是要强化保障,优化环境。强化全域旅游组织保障,加快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自媒体、网络、机场、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铁站的旅游宣传。持续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营造诚信、规范、理性的旅游经营环境和消费环境。强化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继续深入推进“整治旅游乱象、智慧旅游、提升品质”旅游革命“三部曲”。健全完善全域旅游服务体系,助推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是要生态优先、规划先行。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努力走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守住生态红线,坚持依法依规推进,使旅游业真正成为环境友好型产业,打造国际康旅示范区,使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要树牢“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理念,高标准高起点编制综合交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规划,补齐公路服务区、特色酒店、房车营地、航空观光、特色美食等全域旅游发展短板,增强旅游产品供给能力,为游客提供高品质旅游服务和体验式高端度假产品。扎实推进大滇西旅游环线规划建设,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全域旅游加快发展。
(执笔:MK体育(中国)官方网站,MK SPORT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马建宇)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