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璟:高质量推动云南构建韧性经济体系
时间:2023/2/3 14:32:58|点击数:
经历三年大疫严控的考验,2022年我国GDP总量突破121万亿元,云南GDP亦迈向3亿元门槛,在全国GDP排名更上一层楼。2023年经济发展将回归正轨,发展的韧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步入由量增向质强转变的新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对云南提出新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一)高质量发展是稳定增长的、协同性强的、有韧性的持续增长
从经济学原理看,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是要素持续投入的有效性和产出规模的扩张和产量效益,由此,经济发展就是系统性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宏观层面上,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主要在三个方面,稳定增长、协同性强和有韧性。所谓稳定增长从短期而言,是经济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中等较高增长速度,经济总量逐年增大;从中长期而言,是经济增长源动力健康稳定,产出效率逐年提高。协同性是经济与社会和自然资源环境发展的协同性,在保持经济体系的健康稳健同时,经济需要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即经济发展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发展机会,产出成果为全省各族人民共享,城乡发展无差别,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最终能实现共同富裕,公共服务实现普惠化和均等化,且公共服务水平逐年有提升;经济体系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决不建立在无偿无节制地浪费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经济发展结构和生产方式以及投入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自然资源循环永续利用,生态环境有效保护,资源环境可承载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高质量发展一定是有韧性的,经历重大变故和灾害,经济体系有灵活的调节能力和适应性,经济在较短时间可快速恢复。高质量发展必须保持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协调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循环顺畅。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积极融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发挥区域经济的优势与特点,建立好地区与中央的协调机制,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二)高质量发展是健全的、不断创新的、多元化的产业体系
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需要有健全的、不断创新的、多元化的产业体系。以高效率高效益生产方式为全社会持续而公平地提供高质量产品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素投入质量高是指投入到供给体系中的劳动力、资本、技术、能源资源以及数据、信息等要素的质量高,表现在劳动力素质高,生产资料的自动化、数据化、信息化程度高,能源资源绿色化程度高,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水平高,以及信息数据资源的规模大、质量和价值高等方面。中间品投入质量高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如零部件质量、精度等能够很好地满足生产需要,这要求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要不断优化升级,能够形成一个有效协同、相互支撑的供应链体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质量的产业体系表现为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高性能,在产业层面表现为合理化、高级化的产业结构,在产品和服务方面表现为多样化、特色化和不断升级。
(三)高质量发展需要保有开放的、包容的、具活力的改革动力
西方经济学所阐述的经济发展规律是高速增长后的平台期,经济衰退不可避免。我国之所以能在四十余年的时间始终保持经济调整增长,改革的贡献不可谓不少。高质量发展需要保持开放的、包容的、具活力的改革支力。作为欠发达地区,云南省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导致资源错配的体制机制弊端密切相关,生产要素配置扭曲,需要进一步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能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外开放也是改革,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保有高水平的开放动力和包容具有活力的开放经济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才能进一步融入国家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
(四)高质量发展需要有具创新性、开拓性和灵活顺应时代变化的市场主体
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从微观层面上,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离不开企业的运营和参与,企业是保证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循环顺畅的重要纽带和支点,是产品和服务的供应者。高质量发展一定具备一批具创新性、开拓性和灵活性的企业家和企业团体,尤其是民营经济,在云南的经济增长贡献超过了55%。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嗅觉敏锐、经营高效,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新产品、形成新产业,正在成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主体。随着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民营企业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优势愈益显现。
二、充分认识云南发展的短板和存在问题
(一)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有待提升
近年来云南省发展成效明显,总体发展实力增强,仍然要认清云南对标对表中东部发达地区总体发展水平较低的欠发达现实。云南虽然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脱贫人口和边缘群体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风险仍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合理,收入比达到3.17:1,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全省129个县(市/区)中,占绝对比重的县财政困难,民生欠账多,基层保运转困难,滇中地区与边境地区尚未形成多点联动。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经济秩序尚不健全。
(二)区域发展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有待提升
云南沿边区位优势明显,有8个地州与缅甸、越南和老挝接壤。在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面临基础设施滞后、体制机制障碍等制约,对内、对外开放层次还处于较低水平,主动对接“一带一路”、辐射中心建设能力及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水平亟待提高。由于交通、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口岸优势未得到充分开发,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对外合作度需要加强,区域发展的开放性还待拓展。
(三)创新能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创新驱动能力较弱,针对解决特色资源转化能力弱关键问题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较缺乏。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0%),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能力弱,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拥有量少,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较为滞后。“大产业无品牌、大品牌小产业”问题突出,绝大部分产业仍处于价值链低端和产业链前端,有影响力的品牌不多,地域优势、生态优势、品质优势没有转化为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消费市场远离生产地,本地消费力弱,造成产业链的低端和产品低价值输出现象,省域消费难以拉动地区经济的增长。
(四)民族特色化资源开发亟待深度挖掘和高品质利用
云南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多样与三产融合不充分,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水平低。受经济发展滞后、交通条件差等因素影响,省内大量的民族特色旅游资源没有被有效开发利用,许多有价值的资源没有被世人所熟知。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不到位,民族民间工艺开发不够,产业化水平不高。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优势。
三、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云南路径
深入学习并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云南省提出了“3815”战略谋划和发展路线,推动新时期全省经济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助力云南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关键看着头三年。建立韧性经济体系,核心在于建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进入2023年,从补短板开始,云南不断发力迎头赶上。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将二十大报告的精神和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具体化、行动化,助力云南高质量发展在三年内迈上新台阶,助力云南构建新型韧性的经济体系。
作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云南省强力推动产业强省建设,以产业为主题的系列行动计划,在国土空间优化治理的基础上,将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发挥到最大,优化产业布局,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三产融合,打造农业现代化;发展绿色制造业,以绿色铝谷、光伏之都和动力电池为支撑打造绿色制造产业链,形成产业发展新变局;努力培育未来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医药健康服务和信息服务业;做品牌、调结构,促进文化旅游业、电子商务和服务贸易提质增效。
始终秉承“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的理念,旨在建设交通强省为目标,云南绿美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支撑云南建设一体化、多层级、智能化的现代化交通体系,让交通服务于县域经济,成为链接城乡、链接现代产业、服务社会经济生活的枢纽。以交通建设拉开增投资稳增长大幕,云南持续借助政策红利,有序推进重大项目的投资与建设计划,千余项重大开工建设,在通道建设、能源供应保障、水利、信息、城市更新、园区建设等方面夯实基础,扩大有效投资,增加投资对产业发展的支持比重,优化投资结构。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实行市场化改革和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双手齐抓。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扩大“一件事一次办”“省内通办”“跨省通办”范围,推动服务事项线上线下同源发布、同步更新、一体化办理,优化惠企政策申报系统,实现政策推送精准匹配、企业诉求一站直达、普惠政策免申即享。为企业降低制度交易成本,疏通堵点,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制度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利用政策红利以及助企疏困的措施,活跃市场主体,重振企业信心,激发企业创新性,推动企业提质增效。
结合稳增长扩消费三年行动计划,推行强省会和强外贸联动新模式,建设新型的特色的国际消费中心。以消费带动经济内循环、拓展外循环的良性互动。
(二)全面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和资源循环协同发展
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领域,促进经济的绿色转型,发展低碳经济,创建低碳社会,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是云南现阶段补短板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最优路径。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提高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占比,促进清洁能源与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是绿色转型的前提,也是降碳的主要举措。按照最新出台的《云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在继续稳妥推进金沙江、澜沧江等水电资源开发的同时,还将通过大力开发风光资源,加快“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基地建设,因地制宜扩大生活垃圾、秸秆、沼气等生物质发电规模,推动生物质制气、成型燃料规模化应用,有序开展地热发电、页岩气利用,发展氢能产业。推动能源消费绿色低碳变革。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和运用,推动高耗能领域实行能源合作管理,建立碳账户管理机制,促进全社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加快传统产业的绿色化转型和清洁化升级,一方面是建立清洁生产模式,推行传统产业的绿色流程型制造工艺,通过物质能量充分循环利用,实现产品生产、能源转换、废弃物再利用的生态工业的制造形态,实现企业、产业之间的循环链接,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循环化程度,实施清洁生产,实施源头减量。
开展绿色品牌设计,打造绿色生产、流通和消费环境。打造绿色产品的理念应融入到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将产品绿色设计融入其生产、使用、废弃后的回收、处置的生命周期全过程,综合考虑产品资源使用情况、开发成本等因素,产品制造要符合环境影响最小化要求,对人类生存无害或危害极小,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的设计。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模式。从生产、流通、服务到消费各环节将减污和排污的关口前移,实施源头治理,始终关注环境容量的承载力,节约资源,注重资源投入效率,在末端提高资源加收、再利用和再循环,实现低排放和无排放。
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两手齐抓。在优化国土空间管控的基础上,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建设管理,推动自然资源治权改革。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强重点区域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和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开展全域绿化,巩固提升碳汇增量,做好碳汇交易项目储备。因地制宜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以九大高原湖泊和特殊生境的生态价值核算机制为基础,在更大范围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价值实现机制的建立。
(三)加快加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高质量推动云南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
高质量推动地缘优势与发展优势的融合,合力建设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战略合作的重要枢纽,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目标,是实现联动发展的重大任务。
借助通道和边贸以及已有的多边经济合作机制,提升通道和口岸通关的经济效应,发展综合性的口岸经济,推进物流效率提升、通道沿线互联互通、通关一体化改革、智慧口岸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以口岸建设为载体,以新思路和新方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探索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国内跨省份、跨地区的有序流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市场的深度融合发展,高质量推进大通道建设。深化制度改革和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的作用,利用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快与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国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合作,加快布局立足云南连接国内、辐射南亚东南亚、通达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将国际大通道打造成能够满足产品由我国与南亚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设施生产、供应和分销的供应链。
推动云南对内和对外的经贸和数字经济合作,推进昆明、德宏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及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平台建设,建设面向缅甸、老挝、越南、泰国和柬埔寨等国消费者的零售跨境电商平台缅贸通、老贸通、越贸通等,加快面向东盟贸易零售商的批发跨境电商平台以及移动支付、城市物流配送等平台建设。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持续优化国际市场布局、经营主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加快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促进平台、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增加国内紧缺和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优质产品进口,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保税加工贸易、保税物流、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发展数字贸易,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加快建设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衔接的“云南市场”,打造内外循环的消费节点,用足、用活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政策,探索新型贸易、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打造产品互通的“硬通道”和服务输出的“软通道”。全面提升云南在国内国际“大循环、双循环”中的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在国家保障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中,力争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示范、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型枢纽。
(作者系MK体育(中国)官方网站,MK SPORT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吴璟)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