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滇藏盐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研究
时间:2021/9/17 14:53:25|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折射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在滇、藏境内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区域,分布着诸如云南的黑盐井、诺邓井,西藏的芒康井等众多盐井,因其优越的盐卤资源条件,这些盐井在我国盐业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卤水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工业化生产的飞速发展,大部分盐井已陆续停产,但仍保留着大量的盐井文化遗产。这些盐井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铺陈出一幅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画卷,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因此,梳理、研究滇藏盐井文化遗产,对于帮助各民族群众更加深入了解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滇藏盐业历史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容研究
(一)盐井开采、开发历程反映出长期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
诺邓盐井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明代之前这里主要居住着傣、阿昌、布朗、德昂族先民。传说当地土著先民在渗出盐卤的地方放牧羊群,羊群因屡屡舐食被风干的盐末而体壮鲜疾,遂引起放牧者的注意。盐井的发现,吸引来了来自江苏、福建、江西、河南、四川和云南省内大理、洱源及云龙县内宝丰等其他乡镇的各族群众,这些外来人口,或为盐民,或为商贾,在盐井开采开发、贸易交换和通婚通好中逐渐实现了多民族之间的融合,造就了今天当地白、汉、彝、傈僳、阿昌、傣、苗、回等20多个民族共同聚居生活的现状。西藏的芒康盐井位于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紧连云南省德钦县,邻近四川巴塘等地,是滇藏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在盐业生产中,藏族、纳西族盐民们相互学习、彼此借鉴,有效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共同开发盐井。据《蛮书》记载,早期吐蕃主要采用的制盐方法为炭取法,同一时期南诏则主要采用从蜀地传入的煎煮法。芒康盐井周边既无煤矿,又无柴薪,若使用煎煮法等制盐方法则会使成本激增,因此藏族、纳西族盐民利用盐井四季气候温和且常年多南风的有利自然条件,使用了晒盐法。而盐井地处峡谷,山势险峻,空间有限,没有平地可供晒盐,无法像沿海地带那样修筑大面积的晒盐场。于是盐民们巧妙地依山架设盐楼,修筑盐田晒盐。藏族、纳西族盐民们在开发开采过程中共同创造和完善这一整套独特的制盐工艺和生产工具,时至今天,芒康盐井仍保留着这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老制盐方法。可以看出,盐井的开采开发历程,不仅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的生动写照,更铺陈出一幅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画卷。
(二)井盐的生产、制作历程反映出长期以来团结和睦的民族关系
黑盐井位于滇中地区,在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境内,在清代以前一直是云南第一大井,盐产量颇丰。在元代,黑井地区大量回、汉、彝族群众均参与到井盐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处理好各族群众间的关系,平衡各族群众的需求,时任黑盐井千户总管兼三道河政教总管的马守正在长期的盐政管理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回、汉、彝各族群众按次序错开时间下井背卤煮盐。每月逢一、五、七日,为回民下井日;二、四、八日,为汉人下井日;三、六、九日,则为彝民下井日。这套运行机制既保证了井盐生产经营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也推动了盐井地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在西藏芒康盐井,纳西族盐民和藏族盐民在井盐生产、制作中,同样以其独有的生产秩序,体现着各民族间交融和睦的相互关系:生产制作食盐的古盐田位于澜沧江东西两岸,西岸的盐田主要为藏族妇女从事制盐活动,而江东岸的盐田则主要为纳西族妇女。盐井一带的藏族在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等方面与卫藏地区还是有一定差别,而当地纳西族与其他地区的纳西族在生活和习俗上都差别较大,故自称“盐井纳西”,他们虽然还保留着“祭天”等部分东巴仪式,但在服饰上多着藏装,语言上可使用藏、汉、纳西三种语言,因食盐贸易常与川、滇汉族群众交往,一些风俗习惯也受汉族影响。据光绪年间《盐井乡土志》所载:“盐井风俗与巴塘土著同,惟地接滇边近,又与内地人往来,渐染汉风。”也就是说,芒康盐井一带各民族间相互影响、彼此交融的情况在晚清时期就有。可以看出,长期的共同生产劳动和日常交往使得各民族拥有共同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活地域乃至历史记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民族关系。
(三)井盐的交换、贸易历程反映出长期以来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
西藏芒康盐井所制之盐,被周边群众称为“藏盐巴”。清代、民国时期主要靠马帮运送,沿滇藏和藏川茶马古道跋山涉水,销往滇、川、藏等地,特别是西藏的芒康、左贡、察隅,云南的德钦、中甸、四川的巴塘、理塘等地以及云南怒江的贡山一带。据文献所载,晚清时期西藏以察隅县为界,以上多用察盐,以下则多用芒康井盐。西藏波密一带还常有汉族商贩运井盐来与当地群众交换黄连。民国时期,云南德钦一带不产食盐,日常生活所需食盐都从芒康盐井运来。这些在茶马古道上从事运输和贸易的马帮,有的来自云南德钦,有的来自西藏芒康、昌都,也有的来自四川巴塘等地,交易的物资涉及各民族的特色产品,如藏族的羊毛、羊皮、绒毛、青稞、黄连等,汉族的茶叶、瓷碗、布匹、红糖、白砂糖、粉丝、大米等。芒康盐井盐的交换范围还延伸至云南贡山一带,与当地独龙族、怒族、傈僳族群众交换黄连、贝母、茯苓、麝香、熊胆等药材以及獭皮、飞鼠皮、火狐皮等山货。通过交换和贸易,有效满足了汉、藏、纳西、独龙、怒、傈僳等各族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也大大加强了各民族间的交往沟通。滇西北地区有弥沙、乔后、啦鸡、诺邓等众多盐井。其中兰坪县境内啦鸡井(后称啦井)所产井盐,由马帮运输翻越碧罗雪山,可同生活在怒江峡谷的怒、傈僳、独龙等各族群众进行交换,向北进入维西、中甸等地同藏族群众进行交换。诺邓井所产井盐运往腾越地区,早期甚至远达缅甸一带。从事运输和贸易的既有汉族马帮,也有藏、回等少数民族群众组成的马帮,因此至今在一些村落附近仍留下“古宗坪”“回族坪”等地名,即是当年藏族马帮、回族马帮扎营露宿之处。可以看出,井盐的交换和贸易,有力地推动形成了各民族之间经济的联系和依赖,正是这种经济上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把各个民族社会生活内在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民族关系的日益密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中要把握好关键环节
通过对滇藏地区盐业历史文化遗产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以鲜明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特征,生动地记录着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历史事实,展现了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谐友善的融洽关系,承载着各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开发,用好用活这一重要资源,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合理开发利用中,需要着力把握好两个关键环节。
在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中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工作,关乎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在这次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云南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就提出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定位与使命。因此,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相关论述为强大精神动力,始终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工作中坚持铸牢这条主线,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在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中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在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谈到,“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都要坚决克服。”在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鲜明强调,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文化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可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交融互鉴。民族关系上,我国历史演进的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因此,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就是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与此同时,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以滇藏盐井历史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对于帮助各族群众更好地认知认同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和身份标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深入研究和充分发掘盐井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加强合理开发利用,深化宣传教育引导,进一步唤醒各族群众的共同历史记忆,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动员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执笔:MK体育(中国)官方网站,MK SPORT历史、文献研究所 苏醒)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