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时间:2023/1/13 16:41:41|点击数: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第八部分单设“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对今后一段时期的文化工作作出了纲领性指导。也对广大文化工作者提出新要求,寄予新期望。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报告中紧紧围绕着一个发展目标: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三个“面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四个“坚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五大“着力点”: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六个“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
“撸起袖子加油干”,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文化人的使命,更是我们向未来作出的承诺。抓住当前世界与中国最重大、最突出问题开展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生命线,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契合点,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创新的根本所在。对此,哲学社会科学的每一位工作者,更应该深受鼓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全面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实际行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积极发声。以实际行动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坚持“让沉睡的古籍活起来”的新时代学科建设发展方向。积极主动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的宣传教育。引导大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努力弘扬革命文化,发掘中华传统美德,以身边人、身边事为榜样,加强自身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努力争当德艺双馨的国之人才,真正把学问和人格融合在一起。归根到底,文化的自信自强,首先应当立足于科学家精神的培育和弘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心关怀我国科技事业和广大科学家群体。2021年5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科学家精神”,指出:“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爱国精神是文化自信自强的灵魂。殷殷爱国情,拳拳赤子心。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精湛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野,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他们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
创新精神是文化自信自强最鲜明的禀赋。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深刻变革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飞猛进,更要发扬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优良传统,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担重任,勇攀高峰,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
求实精神是文化自信自强的原动力。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新时代科学家要永葆好奇之心,秉持求实精神,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同时,尊重科学发现的规律,不浮躁求成,不急功近利。在平凡岗位成就不平凡的“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奉献精神是文化自信自强的人格风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用数十年走完了西方一两百年的科技发展之路,描绘出无愧于时代的科技创新版图,这得益于中国科学家甘坐冷板凳、甘于无私奉献。只有弘扬奉献精神,才能“既赢得崇高学术声望,又展示高尚人格风范”。
协同精神是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之需。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学家单打独斗、闭门造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科学家之间、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之间甚至国家政府之间的团队合作、集体攻关成为时代潮流。这就需要跨界融合、协作互利的新思维。中国科学家应弘扬协同精神,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大局中,培养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育人精神是文化自信自强的远景发展。科学是一项承前启后、不断超越的伟业,是甘当人梯的前辈和不断超越的后辈传帮带教学相长的过程。历史上伟大科学家的魅力和胸怀以及年轻人的努力和超越,对一个学科甚至一个学派的发展至关重要。新时代中国科学家,要身先士卒、慧眼识英、奖掖后学,把发现、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责任;对年轻科技人才来说,要立鸿鹄志、严谨求实、敢于创新,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
时代造就英雄,英雄推动历史。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总概括和集中体现。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属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对于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作出卓绝贡献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等,及新冠疫情肆虐期间的钟南山院士,他们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超乎常人的“专注”“固执”“定力”的科学家毅力,都是植根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和源源不断的创新力、创造力。
(作者系MK体育(中国)官方网站,MK SPORT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江燕)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