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张兆民:《共产党宣言》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

时间:2021/7/2 9:17:39|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都是受《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而走上革命道路的。我们党的第一部党纲就是按照《共产党宣言》精神制定的。我们党开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宣言》内在蕴含的精神追求,及其对于共产党人提升精神境界的要求,必然能够为共产党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忠实践行,激发充沛饱满的精神力量。一部经典著作伴随整个中国共产党百年的革命历程。

  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一个哲学理念:哲学的世界化同时也是世界的哲学化。意思是说,我们总是遵循某种哲学理念去改变我们的生活世界,使得更符合我们的价值追求。这也是马克思哲学与过去时代哲学体系的根本区别,就像他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一生不论是在理论活动还是指导工人的运动中一直践行这个哲学理念,最终实现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改造旧世界的理想。《共产党宣言》恰恰就是以一个哲学理念:“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我们党的文件把这句话概述为:人的全面发展),运用“唯物史观”(第一章)“剩余价值理论(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第二章)”三个原理,揭示了社会更替的一般规律,指出无产阶级要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必须消灭私有制,与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建的必要性,又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基本纲领,而成为各国共产党人实践的理论依据,也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精神支柱。一百年来,《宣言》思想哺育了几代中国人。在20世纪,以《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在21世纪乃至更长的时间,将继续引领中华民族前进,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点“革命的种,共产主义的种”:李大钊与《共产党宣言》的传播

  1918年夏天,李大钊回到家乡时,家人问他:“你在北京倒是干啥呀?”李大钊笑着回答,“点种。”家人好奇地说“庄稼人种地要点种,你当教授点什么种?”李大钊说,“我点的种不一样。”若干年后,大家猜明白李大钊这段不是幽默的对话的意蕴:李大钊所点的是“革命的种,是共产主义的种”。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先驱,李大钊较早开始了《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介绍和研究工作。早在1918年年底庆祝欧战胜利的演讲中,李大钊借用在日本留学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本质,并警示中国人民,认清帝国主义的真面目。并指出,真正取得一站胜利的布尔什维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才是20世纪的世界新潮流,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随后,李大钊于1919年4月6日在他和陈独秀主编的《每周评论》上《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的内容,其中所论述的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把无产阶级高举起来,放他们在统治的地位,以图得战争的胜利”,并鼓励无产阶级要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若取革命的手段,他们便自居于统治地位,把一切的旧生产情形都要废除”。

  李大钊还在1919年5月、11月出版的《新青年》第5、6号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文章的第五、六部分介绍并摘译了《共产党宣言》的重要思想。同一时间,李大钊参与了著名的“问题与主义”争论,在争论中,他运用了《共产党宣言》所阐释的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思想,明确地指出了根本解决中国社会问题不能靠“多研究些问题”,而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走俄国式地革命道路,彻底改造现时的中国社会。该文在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起了重大的启蒙作用。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920年后,在中国大地上不断涌现出共产主义小组。

  二、真理的味道非常甜: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的翻译与传播

  陈望道是中国第一个正式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人。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当他看到安放于陈列柜中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时,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结果吃错了,他旁边一碗红糖水,他没喝,把那个墨水给喝了。但是他浑然不觉啊,还说,‘可甜了可甜了。’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他当时在浙江义乌的家里,就是写这本书。于是由此就说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意义非凡:它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准备。《共产党宣言》帮助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者明确了关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共产党、建立共产党为了什么、怎样建立共产党等一系列问题,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路与框架,对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起到了重要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作用。此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纲领,亦与《共产党宣言》的基本精神一脉相承。

  三、我们是革命转变论:毛泽东与《共产党宣言》思想传播及在中国的实践

  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一批先进分子,通过接触和阅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开始了自己世界观的重要转变,并逐步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

  毛泽东在延安与斯诺谈话时曾回忆说:他(于1920年)第二次到北京时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和共产主义的书,其中有三本书特别铭刻在他的心中,使他建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到1920年夏,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又讲道:“记得我在1920年,第一次看了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一个英国人作的《社会主义史》,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

  从毛泽东的回忆和谈话看出,自他1920年开始接触《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起,《共产党宣言》就在他的思想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影响了他的一生。据统计,毛泽东一生读的次数最多的书,就是《共产党宣言》,早在1939年底他就说过:《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都有新的启发。后来他还说过,自己每年都把《共产党宣言》读几遍。

  从《共产党宣言》这部经典著作中,毛泽东获得对社会,尤其是中国社会的发展新的理解与启发。他从两个方面认真思考着中国的前途问题。

  首先,深刻认识和分析民主革命时期社会的阶级构成及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共产党宣言》中的阶级斗争理论维度,恰好契合了当时中国革命一触即发的特定历史境遇,满足了中华民族对科学革命理论如久旱等雨一般的渴求。毛泽东借助《共产党宣言》的阶级分析的思想,深刻理解民主革命时期的社会构成和革命主体。并且更为重要的是,而毛泽东却从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上,对潜藏于农民阶级的创造性与革命力量给予极大肯定。我们知道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对中国社会构成及社会变革力量的分析的重要著作。这些分析和认知中国社会的思想基础就来自《共产党宣言》,形成中国革命时期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科学的分析与把握,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是阶级,依靠力量是农民。这里对毛泽东而言,阶级分析方法不仅是一种呈现客观存在的阶级矛盾的方法,而且具有更为深广的认识论意蕴。在40年代初期,他根据当时具体的历史情境得出基本结论:阶级分析方法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易言之,在毛泽东看来,阶级分析方法是了解真实现实以做到实事求是的基本路径。

  当然,毛泽东对革命主体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到了20世纪40年代初期,毛泽东曾斩钉截铁地强调,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这时从革命主体过渡到历史主体的认识,提出群众,或者说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毛泽东这些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对《共产党宣言》的研读与思考。无疑,阶级分析认识论方法,对毛泽东认知中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其次,借助《共产党宣言》揭示的科学原理,探索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中国道路的走向。科学性是《共产党宣言》的重要特征,这种科学性体现在于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最后被取代的是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到来,给予世界一次巨大的改造,这一浩浩荡荡的潮流是无可抵挡的。可是,资本主义在其诞生之初便埋下了祸根: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决定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是不可调和的,是无法在自身体制之内完成自我更新的,因此需要依靠外界力量对其进行“外科手术”。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在彻底改造了封建社会乃至全世界之后,自身又不可避免地要接受无产阶级革命的改造。毛泽东利用马克思唯物史观,探索中国民主革命走向就是“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个新中国必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维度上,都实质性地异质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是必须通过阶级斗争将旧世界迅速打破后才有可能建立的崭新国度。这就是他所说的,我们是革命转变论者,而不是改良主义的。不是通过议会斗争争取所谓民主权利的议会民主主义,必须实现社会制度彻底变革的社会主义者。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在中国改造得以实现。

  四、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眼中的《共产党宣言》

  201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的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的重要讲话。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他强调,《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我们党开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他要求,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对未来作了展望。他指出,再过近30年,也就是到20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200周年之时,正是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届时,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将以自己的壮举进一步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预见性,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迎接这个伟大时刻的到来吧!

  (执笔:MK体育(中国)官方网站,MK SPORT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兆民)

来源/作者:哲学所/张兆民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