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顾胜华:新时代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

时间:2022/11/14 17:42:15|点击数: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是一份全面阐述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求真务实的报告,是一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具有深刻历史洞察力、重要理论引领力、强大实践指导力的报告,是一份全面擘画未来、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前景的报告,必将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宣言书

  报告构成了科学、完整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话语体系,分别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含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其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报告提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国家建设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必须牢牢把握五项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其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报告指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教育、科技、人才;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民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必须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本质要求为民造福,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内在要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战略要求是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指出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体来看,报告全面、系统、完整地作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阐述,第一次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标”、中国式现代化的“路线图”、中国式现代化“进军令”,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时代意义。

  二、逐梦百年奋斗现代化梦想精华与结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就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构想。1954年9月,毛泽东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致开幕词时宣布: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周恩来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这是我们党最初的现代化构想。

  1975年,周恩来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目标。1964年12月20日到1965年1月4日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邓小平最早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对客人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21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这个现代化“水平还是你们五十年代的水平。如果21世纪末能达到你们七十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两天后,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他说:“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

  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大命题,是对我们党老一辈革命家现代化构想的忠实继承。以往我国的现代化实践,其本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只有进入新时代,只有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中国式的现代化才货真价实地启程,这是中国历史上恢宏的史诗新篇章,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新征程。

  三、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光辉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特征。

  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说:“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2021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考察调研说:“全面小康之后还要现代化,这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调“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纵观人类历史思想,现代化理论早就存在,并且五花八门。西方的现代化理论起自18世纪,最初探讨西欧国家自身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经验和面临的问题。从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70年代,西方现代化理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从20世纪60、70年代至今,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处理非西方的后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西方的现代化理论鼓吹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科学文化以及思想观念,才能走上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现代化道路。

  二十大报告旗帜鲜明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不是西式的现代化,不能走西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基于自己的国情,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扬弃。这就和西方的现代化理论的普世价值划清了界限。

  四、唯有团结奋进才能实现伟大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前进的道路上有困难有险阻,但这项伟大的事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大公约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无论是什么人、有什么思想,在中国式的现代化伟大目标中找到共同语言、共同理想。全体中华民族儿女同心协力,中国式现代化春山可望,未来可期。

  (作者:MK体育(中国)官方网站,MK SPORT  顾胜华)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