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政:切实注重改革实效 争创一流营商环境
时间:2024/9/2 8:43:04|点击数:
营商环境是稳定市场信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方向,明确了改革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突出重点以及改革实效,为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打造营商环境指明了根本遵循。近年来,云南以营商环境深度优化为引擎,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争创一流营商环境,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当前稳定市场预期和培育新兴市场主体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完善制度顶层设计
以完善省级制度顶层设计为支点,全面统筹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制度。2020年6月针对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体制机制性问题,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办法》,制定了优化云南营商环境措施和政策举措。2021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又发布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的意见》,同年1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建立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制度(试行)》,探索建立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的方法和路径。
明确营商环境建设内容。重点谋划布局阶段性任务,明确营商环境建设内容。2022年5月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共同发布了《云南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旨在推动云南省营商环境的全面提升,并力争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并且聚焦不同阶段任务明确提升和建设重点。12月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了政务环境、创新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的“五大环境”。
细化任务分工。2023年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旨在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明确禁止和限制进入的行业、领域和业务,以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间资本的活力。6月、7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质23条措施》《关于云南省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方案的通知》针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了23条具体措施;提出打响“云南效率”“云南服务”“云南诚信”营商环境新品牌。
强化政策系统集成。2024年云南发布了《云南省营商环境争创一流行动方案》,进一步强化了各部门的政策协同,着力突出重点任务和惠民、惠企实事,提升改革实效,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简化行政程序,减少企业运营成本,并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突出了优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改进监管体系。这些政策制度的逐步完善为全面统筹推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顶层谋划和重要制度支撑。
二、加强法治环境建设
以法治环境建设为内核,加强营商环境法律保障。通过法治建设确定了各主体的权利义务边界,及时防止市场的无序、失灵,使营商环境建设有规可依,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是强调了对各方市场主体的保护。通过法律、条例、办法等强调了市场主体无论企业大小、行业差异以及所有制形式等一律平等,公平享有同等的市场准入条件。明确了政府应尊重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保护企业财产,禁止非法干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此举将有效减少行政干预,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是明确了法治环境的构建措施。提出建立健全营商环境法治化保障机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确保政策法规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鼓励司法部门提高商事案件审理效率,保障商事纠纷得到公正、高效地解决。
三是强化了监督和交流机制。规定了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进行查处,对单位和个人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给予表彰和奖励。明确成功案例和经验的交流机制。鼓励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交流和复制推广,促进地区间营商环境的均衡发展。
三、加快数字政务建设
以加快数字政府为抓手,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当前随着智能化、云计算等信息科技的逐渐渗透,政府治理的各环节都迎来了政府运行、服务以及场景的变革。新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政府服务的时间、空间、边界的限制,有效地提高了政务服务的效率和便捷程度。
首先一体化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一体推进省、市、县、乡四级政务服务事项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办理,打破信息孤岛,推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对接打通各部门业务服务系统,建立政务服务移动端的全省统一总门户,实现事项“掌上办”。
其次以数字化统领政务服务标准化和集成化。科学确定服务标准,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形成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构建分级负责、规范统一、权责清晰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体系。按照事项内容、办事主体类型推进集成化办理,围绕办理事项生命周期、阶段,推动关联性强、办理需求量大、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强的多个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事项一体化、主题式、套餐式服务集中办理。同时,分阶段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集成化年度任务达标。
再次将智慧化和信用体系建设融合推进。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生产经营行为的全过程监管,建设智慧监管系统。对违法违规行为实施监管,分类制定各领域监管免罚清单,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同时,协同对接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建设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健全行业领域信用评价体系和失信行为认定、记录、信息共享机制,实行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
四、精准推送惠企政策
精准推送惠企政策,抓实惠企政策兑现。确保惠企政策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目标企业,是政策的覆盖率和企业获得感的措施,也是破解政企信息不对称,打破信息孤岛的途径,也更是切实提升改革实效的方法。
一是建设政策整合优化平台。建立省级层面惠企政策数据库,全面整合国家、省、市、县四级出台的惠企惠民政策,方便市场主体检索和查询收集。采用多维分类方法按行业、部门、支持方式等进行标注,使市场主体能够根据自身需求特点快速定位政策。建立政策信息动态更新和信息质量反馈渠道提高政策整合效率,同时推出人工智能问答平台市场主体可根据需求进行问答,做到个性化服务。健全与省级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建立统一的惠企政策数据资源目录,实现惠企政策一库汇聚、一键申报。
二是全面实现政策精准推送。运用大数据分析企业在工商、税务、社保等部门的数据,描绘企业规模、行业属性、经营状况等基本信息,绘制企业精准画像。运用算法智能匹配精准推送企业经营实际和需求实际高度匹配的政策,提高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整合市场主体监管部门信息,多渠道推送政策,如短信、邮件、政务服务APP、微信公众号等,并提高企业阅读率,提升政策关注度。实现政策推送精准匹配,推广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服务。
三是“线上”+“线下”服务个性化定制化。定期针对特定市场主体的群体开展培训与解读宣传,针对一些复杂条款的申报、解读以及误区开展政策培训活动,帮助市场主体准确理解和把握政策避免错失政策扶持机会,提高政策精准匹配度。
五、打造贸易市场“高地”
以自贸试验区为侧重点,打造贸易市场高地。自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复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来,自贸试验区大胆探索先试先行,立足沿边、跨境区位优势,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贸易市场“高地”,积极构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市场合作平台,为跨境投资提供了重要支撑。
首先打通外资市场准入。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明确列出禁止和限制外商投资的行业,其他行业则实施全面开放。积极推进缩减负面清单,进一步推进和扩大外资准入的领域。该制度的实施大幅减少了外商投资准入的限制,使行业、市场的开放程度显著提高。随着RCEP框架的实施和生效,云南积极探索实施资本项目兑换便利化,放宽了跨境融资的额度限制,企业可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开展跨境融资业务。这些政策为企业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跨境融资效率,既活跃了市场,又丰富了融资方式和产品。
其次提质优化国际贸易流程。创新建设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即允许国际贸易和运输相关各方在单一登记地点递交满足所有进口、出口和转关相关监管规定的标准资料和单证的系统平台。不断创新“外贸+金融”“通关+物流”等服务模式。推进口岸现场“一站式”作业和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推进政府、海关、税务、银行等多部门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了部门协同和融合,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合作,提升了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这些措施提升了贸易的便利化、丰富了地方特色应用、强化了协同监管效率,为贸易市场提供了成长基础。
再次推进交通运输来往便利。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探索推广标准化海公铁、公铁等多式联运单证,探索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完善全程无缝运输服务。探索铁路运输单证融资政策,并赋予多式联运单证物权凭证功能,释放单证的多样功能。分阶段加密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航线,探索发挥昆明第五航权试点作用。便捷运输通关流程,优化检验检疫制度、扩大跨境电商范围等,探索与周边国家实施“一次认证、一次检测、一地两检、双边互认”通关模式。加强与周边省区的运输合作,推动共建跨境物流通道,拓展物流服务网络。
(本文系MK体育(中国)官方网站,MK SPORT国家社科基金结项配套号:PT202406成果;作者系MK体育(中国)官方网站,MK SPORT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谭政)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