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李越云、张杜娟、胡庆忠:悟思想重实践促发展

时间:2024/1/5 17:08:36|点击数:

  当前,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云南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宜良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及时、主动运用好第一批主题教育中形成的成功经验,把主题教育与县域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聚焦自身优势、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通过“对照反思纠偏差、解剖‘麻雀’抓典型、深度挖潜盘资源、千方百计谋新路”等方式,构筑形成了悟思想重实践促发展的六大模式。

  一、产业链集群发展模式

  站在全省看宜良,宜良有一大优势常常被人们忽视,这就是云南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饲料加工基地。宜良的饲料基地聚集了安佑、大北农、滇大等重点饲料制造企业23户,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将近一半;现有产能200万吨,年产饲料占全省1/3左右,主要销往省内外养殖集中地区,宜良饲料已建设形成了强大稳定的加工营销链。2022年,规上饲料企业完成总产值72.0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16亿元,上缴税金1200万元,饲料规模效益极为可观。

  为进一步扩大饲料优势、获取经济效益,宜良坚持“产业链集群式”思维抓产业,具体做法有两点:一是单元建链。引导滇大等饲料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模式,在匡远、九乡、耿家营、南羊、狗街等乡镇实施“五统一”策略(即鸡苗品种、饲料、兽药、管理、销售统一),逐步延伸壮大本县畜禽养殖销售产业链。二是县域建链。借鉴深圳立体聚落式楼房养殖模式,聚焦饲料下游空白领域,以“养”为核心,依托现已完成流转和平整的1万多亩土地和工业园区内的饲料资源,结合“宜良烤鸭”发展需求,高水平启动畜禽立体楼房养殖项目建设,全力打造“集饲料、育种、扩繁、畜禽饲养、防疫、加工、粪污有机处理、市场营销等为一体,物流、科研、金融全链条保障”的现代化产业链闭环,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就在“上下楼”、产业链配套就在“左右邻”,形成“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特色产业集群。与传统养殖相比,宜良发展的立体楼房养殖,可实现同等土地上的畜禽存栏量翻2至3番,养殖效益大幅提升,这将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树立典型样板。

  二、特色资源驱动模式

  宜良生态环境优良,已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硒、锶、硅等长寿元素分布广泛,比如,宜良干巴菌采集面积15.85万亩,年产量近50吨,总产值约4000万,硒含量高达4603.6微克/100克,是松茸菌的47倍,在全国产量最高、品质最优;地热水资源可开采总量41.61亿立方米,在耿家营、狗街、南羊、匡远等乡镇连片分布,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偏硅酸等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特色资源优势十分突出。

  省委书记王宁同志提出,要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宜良受此启发,在主题教育中聚焦自身优势,加快发展特色资源驱动下的康养产业,具体包括:一是生态康养。依托生态优势和富集的森林资源本底,积极打造旅居康养、研学旅游、养生养老等多元化产品,引导省内外消费者从过去的“走一走”向停下来“养一养”升级,现已利用森林资源2.2万亩,实现产值6000万元。二是医药康养。以云南昊辰制药为支撑,推动中药饮片加工等生物制药与养生养老深度融合。三是保健康养。以科研、加工、贸易全链条驱动,促使干巴菌从食品应用向片剂、口服液、胶囊等高附加值的富硒保健品方向延伸,有效填补市场空白。四是温泉康养。充分发挥温泉资源规模、品质优势,集合疗愈SPA、功能医学健康管理等资源,谋划打造宜良滇中尚浴、玉龙温泉湖奇特乐园等温泉康养产品,争创以温泉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三、绿色储能创新发展模式

  宜良水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达25.2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约10万千瓦;集水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麦田河、獐子坝河、贾龙河、摆依河、巴江等均属于南盘江上游,库区来水保障较好;狗街镇瓦窑坡村、胜利沟五道水处两个地带的集水面积分别为1.52平方千米和31.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48万立方米和993万立方米,绿色储能项目建设基础得天独厚。

  2021年9月,国家对“加快发展抽水蓄能”作出了明确的政策指引,以抽水蓄能为代表的绿色储能发展迎来利好。宜良闻风而动、与时俱进,千方百计发展抽水蓄能。宜良聚焦南盘江穿县而过的优势,争分夺秒启动选址踏勘论证工作,加紧步伐与南方电网、中铁建展开合作,在狗街镇境内谋划建设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电站,高水平打造能为云南尤其是昆明地区系统调峰、调频、调相、紧急事故备用的绿色“超级蓄电池”,提高电网供电稳定性;有力支撑云南新能源基地建设,促进电源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项目建成运行后,每年可节约标煤3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2万吨,实现产值约6.2亿元,税收约1.2亿元,创造产业链上下游就业岗位数万个。

  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模式

  邑中旧有古联云:“赤水书声琴韵雅,匡山鸟语花香多”,这正是宜良的生活写照。宜良文庙、宜良烤鸭、滇越铁路、端阳花街,汇聚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悠久的文化传承。九乡溶洞、珠江源头第一库柴石滩、樱花谷、月亮谷、太阳谷等200多处大小不一的旅游资源星罗棋布、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宜良文旅资源数量颇丰,但与之并存的“小散弱”问题也在加速暴露,正成为制约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障碍。

  宜良坚持“重实践”解决问题,从重点项目、节会品牌建设等方面发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顺利激活文旅“流量密码”。一是大型文旅IP项目引领。宜良在做好A级旅游景区等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引入大型文旅IP项目,联合全球主题乐园五强企业之一的华强方特,共同打造“美丽中国(昆明)文化科技旅游产业园”。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年接待游客量300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二是乡村节会品牌赋能。宜良以营造“乡乡有节会、村村有卖点、人人可参与”的氛围为目标,成功举办匡远樱花节、南羊三角梅节、北古城大香会、耿家营背秋娃等乡镇节会活动,已培育形成花街节和烤鸭美食节2个知名的旅游节庆品牌;与浙江金东区共同开展了“浙江金东·云南宜良‘文化走亲’”等活动,惠及民众数十万人。

  五、新老互动双向发力模式

  建材是宜良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水泥是宜良建材板块中体量最大的传统高耗能产业,面对水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降碳减排的迫切需求,宜良敢闯敢干,坚决走出了一条以新带老、以老拓新的建材发展新路子。一方面,宜良发挥龙头企业规模、项目工艺、技术和装备等优势,依托红狮水泥2条4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新增建设20万吨/年一般工业固废节能减碳资源综合利用技改项目,加强生物质燃料、工业边角料及部分污染土利用,实现对燃煤、砂泥岩的部分替代,全面促进水泥等传统建材产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项目满负荷投运后,可替代燃煤量约58278t/a、砂泥岩约47648t/a,实现预期总效益2828万元左右。另一方面,宜良围绕建材全产业链打造,积极引入凯威特等中下游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开拓装配式建筑、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等新材料市场,高效盘活了建材产业。截至2023年7月,宜良建材企业已发展至3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占据半壁江山。

  六、“两山”理论产业示范模式

  宜良拥有400多年的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历史,种植面积近15万亩,是云南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全县300多个品种的三角梅争奇斗艳、3千多亩樱花漫山遍野、四季花海竞相绽放,是全国名副其实的花卉苗木之城。在“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中,宜良以花卉苗木为抓手,加快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他们深入实施“绿美+县花提质”“绿美+节会提档”“绿美+盆景转型”“绿美+苗木上山”等行动,高效采取“电子商务平台构建销售链、花木电子化交易延伸产业链、花木节会拓展增值链”等方式,促进花卉苗木增值增效、联农带农。目前,宜良已培育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1家、11家,拥有300亩以上、营业额超500万元的花卉企业40家,拉动就业十余万人。

  面向新未来,宜良还将坚持以生态惠民助推乡村振兴,借鉴黑龙江哈尔滨新区经验,引入“碳资产”管理理念,联合多方资源,力推数十万亩的花卉苗木产业接入碳市场,促使花卉苗木林间“空气”实现生态价值转化,逐步打造形成可持续的花卉苗木循环生态系统,为全市、全省农业碳汇开发提供有益探索。项目实施后,宜良每年可通过“卖空气”获得800多万元的生态收入,真正实现“苗木花海,点‘绿’成金”的美好夙愿。

  (作者分别系云南省特色产业促进会企业与市场研究所所长 李越云;云南省特色产业促进会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 张杜娟;MK体育(中国)官方网站,MK SPORT经济所研究员 胡庆忠)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