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王 俊:七十年云南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时间:2019/10/15 12:12:19|点击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开启了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宏伟征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书写中华文化新篇章,不断增进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云南,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文化惠民工程逐步实施,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筑牢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强化文化担当,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成果广为弘扬,文化艺术日益繁荣,网信事业快速发展,各族人民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新时代云南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走向强起来的伟大进程相适应,以点滴浸润见成效,不断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书写了璀璨夺目的篇章。

  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通过接管和组建文化机构、积极改造知识分子,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创作了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文艺创作生机勃勃。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五朵金花》《阿诗玛》《芦笙恋歌》《山间铃响马帮来》等影片,在全国乃至世界引起了轰动。改革开放后,云南围绕“以创作为中心”,实施“作家聘任制”,极大地解放了作家的创造力,迎来了创作发表总量和影响力的历史最好时期。2003年以来,通过实行“重点作品扶持”等计划,推动了精品力作的创作,不断扩大了文学艺术的社会影响。《世纪木鼓》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李怀秀、李怀福的“海菜腔”摘取中国“民歌王”桂冠;《好大一对羊》获中国作协主办的全国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只有大海苍茫如幕》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水乳大地》获中国作家杂志社“大红鹰”奖第一名;《解放大西南》《云南记》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傣族花腰傣说唱《花腰女》获中国曲艺界最高奖“牡丹奖”;摄影作品《彩泉》获联合国“世界环境摄影”专业组金奖;组照《乌蒙矿工》获第二十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纪实类金奖;舞剧《阿诗玛》连续荣获“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小河淌水》《凤氏彝兰》《云南映象》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电影《诺玛的十七岁》在国际上获21个门类大奖等。进入新时代,云南围绕“三出三评”,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艺创作优势,重点打造了“七彩云南”“香格里拉”“茶马古道”“西南联大”“聂耳音乐”“郑和下西洋”等文化品牌,推出了一批具有中国风格、云南特点、时代精神,接地气、扬正气、有人气的优秀文艺作品。在“五个一工程”奖、电影“华表奖”“金鸡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全国重大文艺赛事评奖中取得优异成绩,提高了云南文艺的整体实力。电影《索道医生》、电视剧《杨善洲》、图书《大道健行》等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傣剧《刀安仁》、京剧《天道行》、白剧《数西调》、花灯《山里》等剧目入选全国性重要艺术活动和工程项目;话剧《独龙天路》入选2018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梭罗花开》《阿佤人民再唱新歌》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现实题材创作重点作品名录;《忧伤的黑麋鹿》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呼喊达到的距离》《茶马古道记》《最后的秘境》等获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绩斐然

  20世纪50、60年代,云南组织民族民间文学遗产和文物的收集整理,积极推进考古发掘事业,熠熠生辉的文化遗产通过发掘、保护和开发,重见天日,谱写了云南保护和弘扬文化遗产的辉煌历程。改革开放后,云南古籍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文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工作和保护实践均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为我国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进入新时代,云南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利用和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云南世界遗产达到5个,位列全国第二;全省各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区)位居全国前列;有中国传统村落708个,占全国总数的10.38%,仅次于贵州省,位居全国第二。建立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系统,组织开展了云南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记录成果梳理和遴选工作。“傣族剪纸”和“藏族史诗《格萨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4个传统工艺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项目;4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剑川木雕、白族扎染、会泽斑铜、个旧锡器、建水紫陶、宁洱贡茶等企业被命名为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

  公共文化建设日趋完善

  云南大力改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文化艺术教育、以团带班、专业带业余、开展文化活动、增加经费投入等方式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和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云南加大资金投入,制定相应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实施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转变的战略中,云南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示范项目)、国家和省级文化先进县、文化惠民示范村(示范社区)的带动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以固定文化设施、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阵地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通过制定和完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标准,以法治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高效运行。进入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和均等化不断推进,云南省乌蒙山片区、石漠化片区、边境地区、藏族聚居区贫困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更加多元,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已形成浓厚氛围,已成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的生力军。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充分享受到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文艺鉴赏、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有效地保障和改善了文化民生,实现文化乐民、文化育民和文化富民。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云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启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初步探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不断深化的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释放了文化生产力和社会活力,走出了一条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制订了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措施,支持文化企业发展,推进十大历史文化旅游建设项目,文化产业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云南立足资源,突出特色,加强人才培养和品牌打造,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金融融合,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以大企业带动、大项目引领、大园区承载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重点发展了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印刷包装、会展服务、珠宝首饰、民族民间工艺品、游览娱乐、歌舞演艺、创意设计、文化信息传输等10个重点主导产业,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以“金木土石布”为主的特色文化企业遍地开花,走向海内外,成为云南文化创意产业的生力军,文化产业的特色魅力显著提升。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规模效应不断增强,充分发挥了集聚效应和孵化功能。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形成了覆盖会展、影视、演艺、出版等15个门类的全文化产业链。演艺、影视、新闻出版蓬勃发展。《花腰恋歌》《爨碑残梦》《情比山高》《独龙之子高德荣》《杜鹃花红》《生命中的好日子》《边城》《茶颂》《舞乐传奇》《锻刀》《铁血英雄路》等优秀影视作品走出云南、走出中国,屡屡获奖,塑造和传播了云南的美好形象,极大彰显了“影视滇军”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云南紧紧围绕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努力推动把云南民族文化的“多元”体现在中华文化的“一体”之中,既呈现“百花齐放”,又体现“百鸟朝凤”。积极抢救保护各民族文字文献古籍,数十部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古籍先后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被评为“世界记忆遗产”,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已建成西南地区收藏各民族古籍种类最多、原件最多的民族古籍资料馆。彝族撒尼人叙事长诗《阿诗玛》、彝族史诗《梅葛》《阿细的先基》《查姆》、傣族叙事长诗《召树屯》、纳西族史诗《创世纪》、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等一批史诗、叙事长诗等民间文学作品纷纷面世;《白族文学史》和《纳西族文学史》的出版打破了《中国文学史》仅以汉族文学史为主的局面,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科学价值。各地深入实施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加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力度,推动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科学编制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和区域性文化生态区建设规划,“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被列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立了阿诗玛创世史诗、彝族海菜腔、傣族制陶、藏族锅庄、彝族刺绣、白族扎染、傈僳族民歌等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内容的传承基地,开展整体保护传承工作。组织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使每个世居民族都有了本民族的特色村寨。1996年,云南正式确定了“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发展定位。2008年,基于“民族文化大省”的先期成功实践,提出了由“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的战略目标,成为云南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云南从“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的实践,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族文化主打、旅游助推、龙头带动、民资撬动、文化事业产业互动”的“云南经验”。在不破坏生态、不改变环境的前提下,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探索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符合云南实际、率先发展文化的超常规发展之路,成为突破发展瓶颈的一个重要切口,为全省经济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点,造福了云岭大地各族人民。

  对外文化交流亮点频现

  20世纪50、60年代,云南主要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缅甸、老挝、越南和苏联、东欧、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交往以及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云南积极实施文化交流“走出去”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云南对外文化交流,利用“艺术节”“文化周”“博览会”“文化论坛”“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和渠道,努力创造新的交流形式,更广泛地向世界宣介云南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云南精心组织、引导和安排,成为继上海之后首个获批准出国采访国家重大外交活动的省份。注重以文化交流为载体,加大文化“走出去”力度,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对周边国家文化辐射力影响力不断提升。成功在泰国、老挝、柬埔寨、尼泊尔举行跨国春晚,将“跨国春晚”活动上升为国家级品牌;在境外开设孔子学院/课堂14所、华文书局11个;金边中国文化之家、缅甸仰光中国文化中心先后揭牌成立,云南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两个部省合作共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省份;云南投资打造的大型歌舞史诗《吴哥的微笑》实现本土化,成为柬埔寨文化精品;滇缅首部合拍电视剧《舞乐传奇》上映后深受两国人民欢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推出14份6种文字《中国·云南》新闻专刊,基本形成了对南亚东南亚主要国家的覆盖。以“香格里拉之声”命名的云南广播国际频率以多种语言播出,有效覆盖中越、中老、中缅边境县和以河内、曼谷为中心的7个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中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境外首个示范点在老挝建成,云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直接入网入户老挝、泰国、柬埔寨,并成为泰国政府批准合法入网的唯一中国省级电视频道及老挝境内第一个使用老语播出的外国频道。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云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顺应全省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各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文艺创作质量不断提升,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快速发展,民族文化进一步得到保护、传承并持续繁荣发展,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与周边国家形成了文化交流互动的长效机制,有效提高了云南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极大地激发了各族群众文化自信心和创造力,巩固了文化与经济社会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作者系MK体育(中国)官方网站,MK SPORT、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 俊 )

  原文刊载于《社会主义论坛》2019年第10期

来源/作者:社会主义论坛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