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黄小军、范玉金: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

时间:2023/4/17 9:51:57|点击数:

  2023年4月15日,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9周年,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我们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引向深入,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一、深刻认识国家安全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无数辉煌,也经历过许多磨难”。回顾中国历史,中国人民自古秉持“国泰民安”“太平盛世”“兴国安邦”“天下太平”等理念,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漫长的中华文明史并不一帆风顺,当安全这个基础不牢时,我们也曾经历丧权辱国的历史时期。

  “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时期,中国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孱弱无能,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国家积贫积弱、军事逐渐落后,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横冲直撞,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迫使中国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割地、赔款、商定关税,国家主权受到严重危害,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在列强入侵,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悲惨境地,可谓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毫无国家安全可言。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越来越多的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对发展和安全高度重视,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紧紧抓在手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促成了人民生活安居乐业,保持了我国社会大局稳定。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国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标志着党和政府对国家安全的系统性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总体国家安全观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百年奋斗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统筹协调,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国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开创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崭新局面,形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并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专章作出战略部署。2020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个坚持”的要求,使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更加全面、逻辑更加严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等内容,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扎扎实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安全问题,把安全生产作为民生大事,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力应对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政治安全得不到保障,国家必然会陷入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局面。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维护政治安全最根本就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维护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顶住和反击外部势力打压遏制,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重大转折,稳步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妥善处置周边安全风险,反渗透反恐怖反分裂斗争卓有成效。防范化解党的建设面临的风险,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没有发展,安全就没有保障;没有安全,发展就不可持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确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十四亿多人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做到发展和安全两个目标有机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三、全面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国家安全作为独立的一个篇章进行重点阐述,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战略部署,这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都绝无仅有,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国家安全体系是国家安全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提高国家安全能力的重要保证,具有根本性基础性作用。要坚持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负责制。强化工作协调机制,完善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五大体系,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加强各类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布局,既要发挥党委的主体责任,又要发挥各个部门、全国人民共同的力量,来形成立体的高效的防护体系。

  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今天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我们要树立大安全理念,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认真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强化各级党委(党组)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责任,切实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加强国家安全战线党的建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锻造忠诚纯洁可靠的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全面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对于有力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新征程,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要健全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和重大突发公共实际处置保障能力,推进预警和响应一体化机制建设,进一步压实地方领导干部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聚焦矿山、危化、消防、食品药品、生物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问题,加强监管预警防控,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特别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要求,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社会治理的新特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着力解决社会治安难题,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向基层赋能,下移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共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作者分别系MK体育(中国)官方网站,MK SPORT党组成员、副院长、研究员  黄小军,MK体育(中国)官方网站,MK SPORT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范玉金)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