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张莺译、谢雨佟: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分析

时间:2023/1/18 10:26:47|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报告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需要。进入新时代,中国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从更高起点构建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全国统一市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从实践上看,深刻地改变了国家的面貌,是中国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经济体制基础,并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现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历程总结为如下阶段。

  初步探索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确立了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集中资源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忽视市场调节作用的单一经济体制的弊端凸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要重视市场内在运行规律,重新认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虽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却为下一阶段经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重要发展阶段。1984年,党召开了十二届三中全会,在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商品经济。这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打破了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不可共存的错误认知,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重大决策。在“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这一重要发展阶段,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不断提高。

  实质突破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市场经济改革步入实质突破阶段。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创造性指明经济改革深化方向,同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正式确定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次会议不仅打破了思想上的桎梏,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方向。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具体方案,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有了突破性的认知。党的十六大则进一步明确中国已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深化阶段。截至2012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新环境和深化改革的新问题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开启了新时代新征程。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取代了十四大提出的基础性作用,这一重大理论创新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重新升华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仍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改革全面深化阶段,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知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深化。党的二十大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新征程指明方向。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

  在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的过程中,中国积极探索了以公有制为主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不断重新认识和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最终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的引入颠覆了人们对计划经济的认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深刻影响了宏观调控、微观经济、农村经济、对外开放等领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国有企业持续深入的改革,分离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活力不断提升,增加了国民经济总量;二是宏观调控方面,政府职能得到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中退出,不断转变为服务型政府,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渐升级为决定性;三是价格机制的改革,随着改革深入,建立和完善了商品市场和价格要素市场;四是农村经济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极大提升了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中国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宏观经济治理、构建现代化财税金融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要求,加快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在改革持续推动下,中国经济在总量和质量上取得了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大幅提高,中国成功升级为中等收入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和生产质量得到提升,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历史性解决了贫困问题,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得到不断完善。第一,辩证思考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现存问题等因素,首先需要正确认识核心问题,党的领导始终贯穿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各个环节,准确把握了在不同历史时期改革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论断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又一次理论突破。第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确认识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第三,以二者关系为核心,推进其他领域的改革。在坚持党领导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改革开放走向成功的根源。未来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也将促进中国构成更加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

  (三)形成了较为开放的市场格局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建立了较为公平且高效的商品市场,金融等要素市场也在发展,积极融入世界分工,总体建立起了面向国际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性市场。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模式,同时也增强了本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了中国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新时代,新型开放格局的形成,促使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规则制定逐渐和国际全面接轨,并从沿海发达地区不断扩大到内陆欠发达地区。2016年,中央对外资管理模式进行全面改革,实行负面清单、相关事项备案、外资设立等新制度。2018年,在上海召开了首次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有力推动了经济全球化。2020年11月,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运行低迷,中国在上海举办了第三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充分发挥了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彰显了大国实力和担当。在国际形势复杂剧变的情况下,中国克服多重困难,2022年11月,第五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再次奏响了开放合作的华美乐章,凸显大国品质。

  (四)建立并逐渐完善了政府宏观调控体系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巨变,中国政府宏观调控思路发生不断转变。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中国政府准确认识到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在宏观调控方面实事求是进行了改革。一是提高对经济波动的容忍度,不再过度追求高速增长;二是注重宏观调控效率,加强对薄弱环节和关键核心领域的支持力度,定向调整与优化经济结构。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未来经济工作主线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主线解决供给侧存在的结构性问题。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宏观经济治理框架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更加丰富,不仅关注传统经济治理目标体系,更关注生态环境治理、民生治理、系统性金融财政风险等方面。2020年,在面临新冠疫情影响的复杂局势下,中央进一步提出“六保”任务,强调要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任务中寻求动态平衡。

  三、构建更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时代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突出战略重点。一是围绕“两个毫不动摇”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优化国有经济所有制结构,深化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完善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两者共同健康发展。二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健全政策评估和评价制度,持续规范政务服务。三是完善宏观治理体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协调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一步优化宏观经济政策执行机制,有效稳住经济大盘。四是坚持建设高标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推进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相关司法保护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开放有序、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五是大力推动营商环境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平安健康城市,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打造更加法治化、便利化、公平正义的营商环境。

  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取得巨大的成功,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实现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既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化作用,又发挥了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有为作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两手发力,既避免了单纯依靠政府力量会损失资源配置效率、丧失经济活力而出现的政府失灵,又避免了完全依靠市场力量会催生过度垄断、排斥公共利益、引发两极分化而出现市场失灵。市场和政府各就各位,相得益彰,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尽管任务繁重艰巨,任重道远,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攻克新的难关,实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目标。走上新的赶考之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必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作者:MK体育(中国)官方网站,MK SPORT《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   张莺译 谢雨佟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