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杨晶: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时间:2022/8/15 9:05:52|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实现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同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绿色发展奇迹。为解决当前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了中国范例、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中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图景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阔步前行。

  生态文明战略地位显著提升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性质的“四梁八柱”日益完善,谋篇布局更加成熟。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五个一”鲜明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指明了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发力点。党的十九大新修订的党章增加“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系统科学的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这个体制包括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和国务院及各级政府中的有关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规章制度和政策工具等组成的统一性整体。《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制度体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建立健全多项制度。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从中央到地方、从专门到综合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统筹协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

  中国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河湖长制、林长制、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等制度”;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陆续出台;“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开始实施,力度空前;“两高”司法解释降低环境入罪门槛、省以下环保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开始试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呈现依法治国、靠制度管事管人的新趋势,生态文明“路线图”和“施工图”日渐清晰。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中国重点解决大气、水、土壤、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问题,持续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与有全口径监测数据的2015年比较,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浓度下降35%、优良天数比例上升6.3个百分点,相当于多出了23个优良天,重污染天数下降五成以上;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由2012年的61.7%提高到2021年的84.9%,提高23.2个百分点。劣V类水体比例由10.9%下降到1.2%,下降了9.7个百分点;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双双超过90%……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蓝天白云、清水绿岸显著增多,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环境更宜居、生活更美好。

  着力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建有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已在三江源等10个区域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474个,各类自然保护地的面积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逐步恢复。中国已初步建立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并存,其他保护形式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五年监测期“双减少”,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中国防沙治沙的成果为世界荒漠化防治提供了中国经验,为全球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国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森林蓄积量提高到175.6亿立方米。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毁林开荒的历史,严重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治理,对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增加中国森林资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中国人民正在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

  绿色发展方式逐步形成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场革命在社会生活中如火如荼地展开。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并驾齐驱、比翼双飞。传统重化工业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产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方式转变成效显著,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速推进,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绿色生态产业化、规模化渐成常态,新型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高端制造、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加工、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逐步培育,绿色无公害产品深受市场青睐;生态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加快发展;区域绿色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经过多年的努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社会普遍共识,中国人民正激情满怀,携手走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正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并潜移默化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全党全社会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尤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认识不断深入,保护环境和绿色发展意识显著增强。企业依法排污、保护环境的法治意识、主体意识正在形成,规模大、实力强的工业企业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污染防治,推行清洁生产,污染物排放达标率逐步提高。家庭、学校、社区和单位成为宣传环境保护、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单元。从城市到乡村,从孩童到老人,推进垃圾分类、倡导绿色出行,植树造林、光盘行动等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社会的“大合唱”。今天,在普通百姓的话语体系中,“绿色”往往意味着品质;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环保”已然成为风尚。“观政在朝,观俗在野”,深植于人民群众心中最细微的变化,意味着一场深刻变革已经推进。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愿景已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根植在每一片绿意中。

  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日益凸显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中国以最大决心和最积极态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重大倡议,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存续绘出清晰的绿色底色。

  在多个国际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阐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向世界传递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绿色发展理念传导至世界各个角落。中国生态文明理念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写入决议案;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向联合国交存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积极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环保国际公约;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通过了《昆明宣言》。中国真心实意、真抓实干为全球环境治理、生态安全不断努力,成为全球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大大提升了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执笔:MK体育(中国)官方网站,MK SPORT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杨晶)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