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王贤全 |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是历史与人文交融共生的多姿多彩

时间:2024/4/29 9:03:33|点击数:

  摘要

  云南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各民族在历史上交往交流交融,积淀、传承、创造了多元灿烂的文化。本期邀请MK体育(中国)官方网站,MK SPORT、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研究员王贤全,以《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是历史与人文交融共生的多姿多彩》,进行交流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云南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各民族在历史上交往交流交融,积淀、传承、创造了多元灿烂的文化。一直以来,云南始终倡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文化发展观,弘扬和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最大同心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努力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入新时代以来,历史与人文浑然天成的丰富文化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浸润滋养着云南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温暖包容着远道而来的人们,成为“诗和远方”的奔赴之地,凸显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美好现实。

  01丰富独特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云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资源禀赋,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云南目前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6个,位列全国第二。丰厚的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不仅是大自然赋予云南得天独厚的馈赠,也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历史实践中与自然和谐共生结出的累累硕果,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自然与人文相互辉映的深厚底蕴。

  云南的自然景观引人入胜,在美学价值、生物多样性方面独具特色,并且将这些活态文化遗产保留了下来作为呈现重要生态过程以及地球历史的见证。其中有3处入选世界自然遗产: “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区域内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云南石林,拥有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演化历史较久远、分布面积较广、类型齐全、形态独特的古生代岩溶地貌群落,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澄江化石遗址,澄江化石群作为5.3亿年前地球生物“寒武纪大爆发”的真实记录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寒武纪早期海洋古生物化石群。

  世界文化遗产3个:由大研、束河、白沙三个古镇组成的丽江古城,主要由民居、青石板古街、小桥流水等各种古建筑组成,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红河元阳哈尼梯田,展现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农耕文明奇观,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博智慧;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拥有广阔的茶园、古朴的村寨和精湛的制茶技艺,以及壮丽的自然景观,是全球首个茶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

  云南在保护和传承中国文化遗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云南有中国传统村落770余个,位居全国第一;各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84处,占全国总数的6.91%,位居全国前列。这些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脉和文化景观,是见证中华文明的丰厚遗产。

  云南文化的多元并存和独特魅力,使得它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国内外游客被云南独特壮美的人文景观所吸引,纷纷前来打卡、点赞体验这片土地的芳华与魅力,切身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之美。

  02多元灿烂的民族文化

  云南生态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三多一体”的特点,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文化基因库。云南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这些文化不仅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文化多姿多彩。滇中地区的“一颗印”建筑古朴厚重;滇南、滇西一带多是干栏式建筑。白族的“三坊一照壁”、藏式的碉楼建筑、哈尼族的蘑菇房、彝族的土掌房、佤族的叉叉房、摩梭人木楞房等,都在用建筑语言生动呈现着云南各族人民多姿多彩的建筑美学,映照着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空间布局的文化理念。

  饮食文化绽放味蕾的盛宴。鲜美的野生菌、可口的山茅野菜、肥美的牛羊河鲜、千奇百怪的独特食材,不同地方的人们都在调和着自己的独特美食。至于宴席,也是灿然大观,长街宴、跳菜、土八碗、羊八碗等等,令人大快朵颐之余,尽情领略当地最为纯粹的风土人情。

  歌舞服饰文化尽显风采。在云南的民族地区,都有这样的说法:“娃娃们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宽阔的广场空地上几十人、上百人跟着韵律围成一圈“打跳”最为常见,傈僳族的“阿尺目刮”,藏族的跳锅庄,彝族的跳三弦、烟盒舞,哈尼族的乐作舞等。服饰文化绚烂多彩,每逢重大节庆活动,各民族都身着本民族的盛装载歌载舞,表达对生命、生活的礼赞。

  这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最吸引人们的地方,是最可感受体验的文化,最为直观地诠释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本真天性。

  03光荣厚重的革命文化

  云南虽地处祖国西南边疆,但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革命文化资源厚重而丰富。全省共有革命遗址1900多处,其他遗址360余处,总计2200余处,数量居全国前列。云南光荣的革命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家国情怀,诠释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守正向上的引领力。

  从陆军讲武堂到西南联大,从扎西会议到巧渡金沙江,历史在云南这片土地上铭刻下了一段段荡气回肠、追求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光辉岁月。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官兵众志成城发起“重九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继全国辛亥革命后又率先发动“护国运动”。

  中央红军两进两出云南,行军途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足迹遍布昆明、曲靖、昭通、楚雄、大理、丽江、迪庆等七个州(市)、34个县(市)。1935年2月在昭通威信召开的扎西会议被誉为是“走向胜利的新起点”。

  西南联大,在炮火硝烟中谱写弦歌不辍、刚毅坚卓的家国情怀,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奋进、民主、创新的一面旗帜。

  这些革命文化凝聚成云南各族人民积极向上、追求平等、自由、幸福生活的家国情怀,为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崇高的榜样力量,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04独具魅力的文旅资源

  云南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民族文化,文物古迹,手工技艺,特色美食等都是宝贵的文旅资源。云南积极发挥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独具魅力的文旅资源,为抒写“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提供着不竭动力。

  驰誉中外的“中国银都”大理鹤庆新华村,有着优美的田园风光、雅致的三坊一照壁民居、丰富的民俗文化,手艺精湛的银器和铜器制作是这个白族村寨的主要产业。小锤敲响一千年,小锤敲出大团结,开创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局面。鹤庆银匠的先辈们肩挑小火炉,开启了“走夷方”的艰辛历程,走村串寨深入西藏、青海等地区,为少数民族同胞现场加工手工艺品,汲取各民族的文化精髓,最终形成了富有深厚中华文化内涵的“鹤庆银匠”品牌。新华村先后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称号。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大理的风花雪月成为人们前往云南的网红打卡地。迪庆梅里雪山“日照金山”的震撼之美,普达措国家公园的绝美之景,依拉草原的连天芳草,蓝天、白云、雪山、湖泊……汇聚成人间天堂。村寨、景区周边村民们通过组成牵马合作社、农特产品合作社等多种方式从发展旅游中获得收益,民生得到极大改善。村民守住绿水青山,逐渐收获着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蓝天白云、青山妩媚、碧波荡漾的云岭大地,多姿多彩的文化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重要内涵和最具体验感的核心内容。新时代的云南,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上,以包容开放的胸襟,不断擦亮多元灿烂的文化底色,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文化的百花园再添辉彩与芬芳。

  [本文系2023年度云南省马工程《“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丰富内涵及其实践经验研究》(项目批准号:MGC202303)阶段性成果)]

来源/作者:社会主义论坛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