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郑宝华: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基本标准补齐短板

时间:2020/3/24 16:23:57|点击数: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这是中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做出的庄严承诺。就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既是脱贫攻坚战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这两个“任务”的基本目标就是让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标准。

  “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的本质要求

  “两不愁三保障”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首次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扶贫开发针对扶贫对象的总体目标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简称“两不愁、三保障”。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由此可见,“两不愁三保障”是基本目标,有两个具体的附加目标,一是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二是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个目标体系,是我国根据贫情和国情确定的基本标准,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智慧,不仅充分考虑到贫困人口最基本的以解决温饱为核心的基本收入、支出问题,且考虑到其基本发展条件乃至人权方面的关键指标。2019年,在重庆召开的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又增加了饮水安全保障的指标。同时,针对精准扶贫到户与解决区域性贫困的关系问题,要求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战的质量和成色。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并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就是消除传统概念上的“绝对贫困”。解决义务教育有保障,就是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但不是把学前教育、高中、大学都包起来;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就是让贫困人口常见病、多发病能看得起,即使得了大病基本生活还能过得去,但不是由政府把所有看病的钱都包起来;解决住房安全有保障,就是让贫困人口不住危房、茅草房,但不是要住超标准的大房子。

  云南2019年“两不愁三保障”基本目标成效显著

  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了3000多个贫困村出列、33个贫困县摘帽的目标任务,9个州(市)全面脱贫,7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两不愁三保障”遗留问题方面,省委、省政府以“户户清”“村村清”为抓手,坚持“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全面开展拉网摸底、比对分析,精准锁定“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定方案、定资金、定责任,基本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2019年,完成贫困人口搬迁安置点201个、安置房83587套,并基本实现34.6万搬迁入住。年内排查出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户39.31万户、非四类重点对象自身无力改造危房户28.63万户,已全部完成改造。三年来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超过130万户,实现4类重点对象“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创新依法控辍保学“四步法”,开展早婚早育、辍学问题专项整治,通过宣传教育、责令改正、行政处罚、强制执行或提起诉讼等措施,劝返安置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在全国率先制定“基本医疗有保障”具体标准,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88.78%,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89.45%,县乡村医疗服务机构全部达标。修订云南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评价细则,解决24144 户99421人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累计实施贫困人口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280.5万人。

  认真做好“两不愁三保障”收尾工作

  一要坚决补齐短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对标对表,使还没有脱贫出列的44.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出列,保证剩下的贫困县(市、区)如期脱贫摘帽,剩下的贫困村全部如期脱贫出列,核心是使贫困农户有安全住房、适龄儿童不因贫失学、贫困家庭不因病返贫和因病致贫等得到切实保障,同时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政策,提高贫困人群的社会保障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和加大产业的扶持力度等举措,确保贫困家庭收入超过贫困线标准10%以上。

  二要巩固脱贫成果。首先,分类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安置后续扶持。对无打工经历或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的安置户,加强公益岗位开发;对有打工经历或劳动力综合素质较高的安置户,巩固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果。加强扶贫车间建设力度,使之成为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和贫困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加强创业扶持,扶持部分有技能和有技术的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其次,探索多元化的资产收益扶贫后续扶持机制。加强产业扶持,以产业扶贫代替资产收益扶贫,尤其是通过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方式,鼓励贫困农户和贫困村抱团发展和联合发展。对无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群体,尽快纳入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范围。妥善处置金融扶持、产业扶持资金为主的资产收益扶贫资本金。积极鼓励贫困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并使之与贫困农户抱团发展有机结合。再次,多举措探索公益性就业岗位后续扶持。一方面,在既定的公益岗位扶贫期间,加强扶贫对象其他技能技术的培训,争取获得收入更高、更稳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逐步提高公益性岗位的待遇。最后是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机制。重点是适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线,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三要持续强化扶持。合理配置扶贫资源,在坚持脱贫不脱挂钩、脱贫不脱政策的基础上,使更多省级及以上财政专项扶贫新增资源用于未脱贫摘帽的9个贫困县(市、区)。尽快研究接续扶贫政策举措,强化对边缘人群的扶持力度,尤其是确保非四类对象的“三保障”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争取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一致。继续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力度,夯实脱贫成果的基础支撑。

  四要严格考核验收。坚持国家贫困退出标准、行业工作标准与省情贫情相结合,以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571标准”为统领,以摘帽县省级前置核查制度为基本手段,突出“三保障”“三精准”“三落实”“四个不摘”的考核内容要求,压实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定点扶贫单位与州市县区捆绑考核,既追究主体责任,也追究连带责任的做法,将责任和压力层层传递,确保考核结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作者系MK体育(中国)官方网站,MK SPORT农村发展研究所 所长郑宝华研究员)

来源/作者:云理轩 责任编辑:代丽